贾宁
发布时间:2019-03-06 浏览次数:0次
基本信息
姓名:贾宁
性别:男
职称:教授
学院职务:副院长
所在教研室:心理系教研室
出生日期:1980年6月
学历学位:博士研究生 心理学博士
研究方向:认知与学习
E-mail:jnajh@126.com
学习、工作经历(自大学始填)
1998.09—2002.06,在AG真人网址学习,获心理学学士学位。
2002.09—2005.06,在AG真人网址学习,获心理学硕士学位。
2005.09—2008.06,在天津师范大学AG真人网址学习,获心理学博士学位。
2008.07—2011.11,AG真人网址讲师。
2011.12—2016.11,AG真人网址副教授。
2016.12至今,AG真人网址教授。
教学工作
承担本科生课程:心理学基础,心理测量学,认知心理学
承担研究生课程:认知心理学,心理科研方法
编写教材:
1.《家庭教育手册(小学二年级)》,教育科学出版社,主编,2009.2012年修订
教学成果:
全国第六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,2017
河北省高校第一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,二等奖,2015
科研工作
学术著作:
贾宁,等. 学习情境中的元认知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7,第一。
学术论文:
1.贾宁(1),陈焕娟,鲁忠义. 句子启动范式下的道德概念空间隐喻:匹配抑制还是匹配易化?心理发展与教育,2018(5).
2.贾宁(1),李聪慧,代景华.高中生元记忆监测准确性及其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.应用心理学,2018(1).
3.代景华,计艳楠,贾宁(通讯作者).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监控与监控他人的发展研究.心理学探新,2017(6).
4.代景华,贾宁(通讯作者).不同回忆任务下小学生即时学习判断的准确性.心理与行为研究,2017(2).
5.代景华,梁娇,贾宁(通讯作者). 常识问题任务中理解他人的加工机制.应用心理学,2017(1).
6.贾宁(1),蒋高芳.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双向映射.心理发展与教育,2016,32(2).
7.贾宁(1),张欣. 练习伴随低估效应的产生机制.应用心理学,2014(2).
8.贾宁(1),张欣.反馈干预对学习判断的影响.应用心理学,2013(3).
9.贾宁(1). 延迟学习判断研究的发展与展望.心理科学,2012(1).
10.贾宁(1),代景华.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及其预见偏差.心理发展与教育,2012(1).
科研项目
1.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“中学生元记忆监控的偏差及其矫正”,2012-2017,主持;
2.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“学习情境中对他人认知过程的理解与监控” 2015-2017年,主持;
3.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互联网学习情境中学习时间的合理化分配”,2016,主持;
4.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“学习情境中理解他人的加工机制及脑区活动”,2018-2020,主持;
5.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“小学生学习判断力的发展及影响因素”,2009-2010,主持;
6.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“学习进程中的自我监控”,2010-2011,主持
7.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青年项目“中学生元记忆监控偏差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”,2012-2014,主持。
科研获奖
1.河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,学术专著《工作记忆与汉语认知》,2008,第三;
2.河北省第七届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二等奖,学术专著《工作记忆与语篇认知研究》,2012,第二;
3.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,学术专著《学习情境中的元认知》,2017,第一。
社会兼职
1.河北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会,副会长。
2.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,委员。
其他荣誉称号及获奖情况
2015年度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三层次人才,2015.12